心之初自閉癥兒童真實案例分享:“越來越婧”
武漢心之初特殊教育學校為您分享自閉癥兒童真實案例:
一、能力現狀
小婧,男,2歲4個月,主動命名只能說20種最常見的水果和動物,并且90%情況下都是仿說,幾乎沒有主動語言。雖然能跑能跳,但是不能一起進行追逃游戲。 想要什么東西就直接過去拿,不然就在抽屜里到處找,沒有語言表達。試探性的讓她先要征求老師的許可,也只是看著老師,沒有語言。從行為功能分析出發,孩子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要玩具,有動機但不會提要求。

針對孩子的問題,前期的訓練是孩子要具備說要的基礎能力,也就是孩子能主動命名物件、人物、動作、位置/場所。然后才可以在訓練中設置條件來讓孩子主動提要求“要蘋果/車”。

泛化:在認識其他物品的過程中逐步加入已經認識的物品進行區辯練習。

泛化:在訓練完成后,我們要測試孩子能否靈活說出物件名稱,可以準備一些形狀或顏色不同的同一物品來進行區辯練習。

教學材料:孩子喜歡的音樂車。
教學過程:在桌面上擺放孩子喜歡的音樂車,孩子想要車時,老師拿著車說“我要車?!焙⒆臃抡f,然后給她車。多次重復練習,慢慢撤銷輔助,直至孩子獨立說出“我要車”。然后再慢慢泛化其他物品,比如“我要喝水”等,生活中也要求家長設計場景來練習。

教學材料:穿珠子的繩子和珠子
教學過程:老師要求孩子穿珠子,并給于孩子穿珠子的繩子,然后將珠子呈現在她的面前,并示范提要求“我要珠子”,幫助孩子來使用正確的提要求的方式來提要求。多次重復練習,直至孩子獨立說出“我要珠子”。(注意:孩子正確提要求后,老師給予珠子讓孩子繼續完成任務,同時給予口語反饋“好,給你珠子”)

情境3. 呈現任務,但缺少一個所需的材料,該材料放在孩子不能看到的地方;孩子提要求后可得到。
目標訓練:在場景二熟練使用的前提基礎上,穿珠子時,給他線但是不給他珠子,將珠子放在盒子里(孩子看不見)能在2秒內使用“我要珠子”來表達。
教學材料:穿珠子的繩子和珠子
教學過程:老師要求孩子穿珠子,并給于孩子穿珠子的繩子,孩子說出“我要珠子”,孩子正確提要求后,老師給予珠子讓孩子繼續完成任務,同時給予口語反饋“好,給你珠子”。
情境4. 呈現任務,但缺少一個所需的材料,該材料放在孩子不能看到的地方;孩子提要求后,教導者告訴孩子不在自己這里;當孩子提問在哪里時,教導者告訴孩子物件的位置。
目標訓練:在場景三熟練使用的前提基礎上,當孩子有需求的時候,能在2秒內使用“珠子在哪里”來表達他要珠子的前提。

注意:在此4個階段,不要要求孩子說“老師,我要珠子”,因為還未涉及到人物稱呼。

3.物件擺放位置的改變:改變日常物品擺放的固定位置,無形中創造場景來增加孩子開口提要求的機會。
4.自己收拾玩具:讓孩子自己收拾自己的玩具,提醒她檢查看還缺少什么。
